对许多70后、80后和已经成家生子的90后来说,努力工作不光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更是为了心中牵挂的老人和孩子。一罐罐的天价奶粉、从A补到Z的各类维生素、打着“特效”“神药”旗号的花样保健品……多少次你看着价格咬牙买下,希望老人小孩吃了所谓特效药能够身体健康,却没有想过,这些特效药、保健品打着爱的名义,正在榨干你的钱包,更毒害着你最关心的人!
前一段时间,刚曝光了白内障“神药”莎普爱思,《问药师》创始人、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门诊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冀连梅将矛头对准了又一“神药”——匹多莫德口服液。
据她透露,这个进口药在国外医学临床试验尚处于小白鼠阶段,疗效尚不明确,但在我国却摇身一变成了价格昂贵的“神药”,在各大医院儿科滥用,销售额预计达到40亿元。
冀连梅发文章反映,她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关于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咨询。粗粗浏览一遍,她才发现这个药是儿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医生们的宠儿,从这三个科室看完病出来的孩子,几乎每人手里的药单上都有匹多莫德的身影,流水线一般:预防感冒来一盒、发烧咳嗽来一盒、鼻炎扁桃体炎来一盒、湿疹荨麻疹来一盒……
每盒的单价从几十到上百元不等,而且一开就是一个月的量,一吃就是三个月的疗程,难怪医生们会对它推崇备至!
冀药师在网上检索到的数据显示,匹多莫德在我国销量非常好,2016年匹多莫德在国内等级医院销售额达到了35亿,在零售药店的销售额是4.27亿,再加上在其他非等级医院的销售额,“我猜总额会达到40亿!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由儿童患者买单。”她在文章中说。
冀连梅调查国外各大医学网站后发现,这个产自意大利的进口药在国外医学研究中显示,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确。据冀连梅总结,该药存在四大问题。
问题一: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极少数几个欧洲国家如意大利、俄罗斯。排在最前面的两篇新出版文章就是中国医生的文章,可惜还停留在临床前的动物研究阶段,不是仔鸡就是小白鼠,对临床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问题二:一项2015年的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匹多莫德并没有显示出统计学意义上的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问题三:令冀连梅无比惊讶的是,就在国外权威循证医学库考科兰(Cochrane)里,都没有关于匹多莫德用于儿童安全有效的研究证实文献时,国内的研究结果却几乎清一色的有效!
问题四:学龄前儿童本身的免疫系统还在不断发育成熟中,不应该被轻易冠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而随意用药。
冀连梅认为,匹多莫德在我国热销与儿科医生喜欢开这个药密切相关。她分析,医生之所以喜欢开,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是创收。在外界看来,医院推行药品零差率后医生开贵药的动力会减少。不过,冀连梅认为,零差率只是减少了医院的加成,并没有斩断药代给医生的回扣。
其次是照说明书机械开药。在冀连梅看来,有些医生照搬说明书开药,不太关注真实疗效如何,也从来不查原始文献,没准他自己家人朋友他也这样开、这样吃呢。
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小小感冒药就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真相,对于其他还没曝光的其他儿童药物,你敢完全放心吗?儿童的免疫系统还十分娇嫩,对于药品更是没有判断能力。作为父母,必须能对他们的健康负起责来!
除了孩子,另一个最容易被骗的就是家中年迈的父母。市面上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功效宣传得一个比一个神,但却统统是没有效果的。保健品销售依靠着并不高明的骗术,却骗倒了无数善良的老人。
央视财经曾报道过,一名来自浙江嘉兴的老太太,七十多岁,非常节俭。因为身体不太好,老太太被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看上,先是一个劲地叫阿姨、叫奶奶,赢得老人的信任后,便说他们有一款产品可以延长寿命,老人没防备,几番下来,便被洗脑。
之后,老太太天天去保健品公司开会,谁都拦不住,谁拦她,她就跟谁急。台上的推销员一说话,台下的老人们就使劲鼓掌,大声说:“对!对!对!”开完会之后,老太太就抱着一大推保健品回来,市场上从未听过的牌子,三年下来,一屋子都是。老太太家里只有一张她的照片,还是和保健品推销员的合影。
在那之后,老太太不再吃药,就吃保健品。荤菜也不买,就为了省钱买更多的保健品。家里要装修,她不同意,要买保健品,保她一条命。三年里,她总共花了32万。花到连过年的钱都没有,邻居说,有一年过年,老太太还是找别人借了500块钱。
三年后,老太太去世了,还是在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活动上去世,保健品公司却没受到任何影响。
在去年的3·15晚会上,也有类似的案例:老人姓陈,三年前从河南到青岛,帮女儿带娃。没来多久,老人就被当地某保健品集团的推销员瞄中,不到一年,先后骗取六万余元的保健品钱,说是可以让老人和老伴去云台山、西安、巴厘岛等地方旅游,却一直没有兑现。
去年1月,保健品公司又骗取老人3万元,还让老人瞒着家人,连发票都没有。后来,老人去旅游公司询问,旅游公司的人告诉他,用这9万块,到他们说的地方来回游三次都足够。
老人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钱是怎么也要不回来了,因为连发票都没有,哪怕一丁点的证据都找不到。
去年3月11日,家人一直在等老人吃晚饭,却一直不见人影。三小时后,家人得知老人在海边死亡的噩耗,是自杀!
离老人不远的沙滩上,遗落着他的裤子,里面有封遗书,字迹凌乱,上面写着:
“眼看着我与老伴几十年来勤俭节约的近10万元基本泡汤,内心很难过,非常非常地抱欠(歉)……的的确确对不起大家……”“让我拿着近4年来的近10万元钱在黄泉路上实现旅游梦吧。”
别以为,所谓保健品,成分只有点淀粉和糖,骗点老人的小钱,虽然没用,但也不会有多大危害。当了解到太多真实故事之后,才发现,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保健品对老人的欺骗比你能想到的还要骇人听闻!
一个关键的问题,保健品有用吗?
某大品牌保健品代理商说道:“不吹不黑,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保健品都有两个特性:一是没毒,二是没用。”
《民主与法制》报道:一些老人在服用保健品后会觉得精神好、有疗效,实际上与老人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关。当他们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这些保健品根本没有效果,而这又会成为推销员劝导老人多服用几个疗程的借口。
这些善良的老人们,其实是中了推销员的“攻心计”!
《慈善公益报》的调查,我国每年营养保健品的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五成以上。而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也表明,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
《人民日报》曾发文:《目前在中国,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文中说得很明确,时间,目前为止;地点,在中国生产;对象,所有保健品;结论: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
“同样是维生素C,在药店里买可能只要几块钱一盒,而在保健品的专卖店则有可能卖到三四百元一盒,保健品的价格之高几乎是公认的事实。尽管保健品的厂商在宣传时会表明自己使用了更高级的原料和工艺技术,但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相同的有效成分使得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几乎没什么差别。”
在医疗制度更加健全的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国家,对人们健康的关爱从小孩出生覆盖到老人入土。人们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医疗,自然也不会存在多开贵价药、保健品当药吃等现象。当地的医疗制度也不鼓励通过特效药、保健品等手段来保持身体健康,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等保持健康的体魄。
在医疗健康方面,如何保护身边的老人和小孩的医疗,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
部分内容引用自公众号国馆和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