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每天都在焦虑
北京户口,对于在京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有多少人为了那个本本在努力的奔跑,各种找关系也要办下来。他们真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下一代。
而我就是在北京学校老师眼中的“非京籍家长”。
我该怎么办?我的孩子该怎么办?是我每天在北京焦虑的问题。
在北京工作的“非京籍家长”都面临一个问题:孩子不能上北京公立学校,同样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
就连张小龙也不例外。
"我公司纳税超过8千万,个人纳税超过400万,却因无北京户籍我孩子连私立学校也不让上,这是什么政策!"
我们在北京打拼多年,但为了孩子离开这个城市放弃事业放弃人脉,有太多的不甘心。但是没有办法,面对孩子,家长都是最无私 的。
我们时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孩子。
有的家长已经决定告别北京,带孩子回老家上学,希望他能尽早适应老家的教育环境;但不乏一些家长意识太晚,孩子在北京上高中的时候回到了河南老家县城的高中,完全无法接受事实,无论是交流还是学习内容甚至是教学方式,心理防线崩塌,成绩一落千丈......
我们在北京,原本是想要有个家啊,但孩子现在却必须回去。
横在非京籍求学难面前的,并非只有户口一个障碍。高价学区房,始终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
高价学区房,买不起
二胎开放后,北京学位不足开始显山露水。
最近,小区又搬走了一个。她家刚卖掉150平的大房,贷了款背上了债,搬到了离中心区更近的地方,把一家三代6口人再次塞进70平的破旧小房子。似乎违背常理,但在北京却司空见惯,几乎每到升学阶段就在上演。
他们每天的话题都围绕“哪哪学区房“,每天都奔走在看学区房和学校的来回.....
身在北京,我每天都要被高价的学区房惊到哑口无言。
▲北京一地下室卖出1050万高价,然而北京家长都觉得物超所值并不贵(来源:财经网)
一些胡同巷子里的老破小也能突破20万一平!
▲西城大拐棒胡同的平房,对口皇城根小学,单价15-20万平(来源:米宅米宅)
按现行的入学就近原则,家长可选择的做法就是要把房子、本子落在优质校附近,MF不一定能入学,但不MF的话你就真无法入学。
教育焦虑,伴随帝都不期而至的雾霾,弥漫在非京籍家庭的上空。
北京,你太贵了,我们回来再见
据统计,在整个北京小学入学的孩子中,有近4成是非京籍的。
尽管很多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做到“居有所,行有车”,为城市建设纳税添瓦,却依然无法摆脱教育资源紧张带来的精神阴霾。这也逼迫着他们在奋斗多年之后,选择重新被压缩进一个憋屈的小角落,给孩子换回一个相对好的教育起点。
每每想到这些,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但我既不希望家庭的幸福受制于天价学区房,也不希望孩子的未来受制于无法选择的公立教育体制。
于是我去了爱尔兰。
接受教育,欧美名校跳板
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我的孩子可以接受最正宗的英式教育。在那高中毕业后用爱尔兰高中考试成绩,可直接申请英国的著名大学。更何况爱尔兰的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更是与牛津剑桥齐名的世界名校。
每年省下三分之二的教育成本
相对于北京动不动就戳破天的学区房和昂贵的国际学校,我才用了一点点钱就让孩子上了当地的私立女校。
在这里,女儿不仅仅课程丰富,还能就在学校学习到马术、高尔夫等贵族体育运动,这些对她日后都很有帮助。
用天价学区房和上不完的辅导班堆起来的高考焦虑了一代又一代。
但拥有移民身份后,孩子就不只有国外一条路。
满足相应的国外居住条件,接受全面个性发展的国际教育后,如果孩子愿意还可以以华侨生/国际生的身份回北京上名校。不管国内外,我都会竭尽全力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其实的起跑线,就是家长自己。